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葡萄牙之旅(上)--波爾圖及辛特拉



第一日:搭機轉機

終於,我們花了近22小時,於凌晨四點抵達了我們第一晚在葡萄牙的落腳處--葡萄牙第二大城波爾圖北方的一座港口漁村—馬托西紐什(Matosinhos)

至於那漫長的22小時是這樣來的~~
舊金山—德國慕尼黑機場(11hrs)
慕尼黑待轉機(4hrs)
慕尼黑—里斯本(3hrs)
里斯本—波爾圖 北方Matosinhos漁村(3hrs)



一路轉機的我們(慕尼黑轉里斯本)。



夜深兩點,我們駛往波爾圖北方漁村的高速公路上。中途停靠休息站吃消夜。

休息站內用餐廳環境及廁所都非常時尚且潔淨,
熱食區有提供咖啡及各種鹹甜糕點,
我們點了蛋塔及鹽漬鱈魚酥餅,
這兩樣都出乎意料的美味。

凌晨四點,終於抵達暫棲六小時的海邊民宿,
一路舟車勞頓,到了民宿,見床便倒下。


第二日:馬托西紐什(Matosinhos)漁村→波爾圖(Porto)

清晨八點,被陣陣海鷗啼聲叫醒。



我與KJ兩人在漁村的巷弄間尋覓早餐咖啡館。
當地漁村居民看來個個親和樸實。
行經櫛比鱗次破敗的歐式建築,有種滄桑遲暮之美。
一群海鷗在天空盤旋,冰涼的空氣裡有海的味道。

一杯濃烈的Expresso(葡萄牙語叫Bica)下肚,如仙丹靈藥,一掃昨日長途飛行的疲憊。



買了早餐,叫醒兒女一起享用。



因時差之故,最適合先來個海邊散步行程,靠著天然光線跟海風來調整身體時間。



馬托西紐什海灘是當地漁村居民最喜愛的活動地方,
也是衝浪愛好者嚮往的天堂。





作家韓良憶在她的葡萄牙遊記裡大推此地的路邊烤魚攤,原本計畫去吃,但還必須多走30分鐘的路,作罷。

就近選了一間高朋滿座的海鮮酒樓餐廳《A Marisqueira de Matosinhos》。

這家海鮮酒樓餐廳網路上也有不少人推薦。


許多我未見過的生猛海鮮。








本來以為漁村的海鮮餐廳會比都市來得便宜,其實並沒有。雖然海鮮很新鮮,但調味普普。

早知道應該多繞一下路去體驗路邊烤魚餐廳,花四分之一不到的價格嚐嚐正統的庶民料理。



享用了海鮮大餐後,便離開漁村。

十一月的葡萄牙是多雲多雨的天氣,雨淅瀝瀝下不停。

每回到訪新城市時,不論什麼遇見什麼怪天氣,新鮮感依然盎然,不減遊玩興緻。

暮色未合,我們奔馳在高速公路上,駛往葡萄牙第二大城--波爾圖(Porto)


我在波爾圖預訂了一間裝潢古色古香的老公寓。

我旅遊時喜歡住在融合當地特色的民宿裡,
喜歡晨昏時刻也沉醉在當地的風情裡。

波爾圖夜宿四晚的老公寓古典雅致,溫馨舒適。
一進門挑高的歐式雕花天花板,
踩起來溫潤的實木地板,
搭配簡約舒適的北歐家具,
一扇扇墨綠色格子落地木窗都能欣賞波爾圖美麗古樸的街景。




孩子們立馬跑到自己的房間,嘣的一聲撲上床,
大喊著:『好讚的公寓!好有媽媽的風格阿!』



行李置放好,吩咐孩子先洗澡。

KJ和我來到了一家來到當地知名烤雞店《Pedro dos Frangos》外帶晚餐。



在雨中我們彎過幾條幽黑的窄巷,迎面撲來一陣烤雞香,循香前去,覓得烤雞店。


烤雞店內的煤火爐上有十多根鐵棒共插著三十幾隻烤雞。廚師忙著轉動鐵棒,把烤雞烤得看來金黃多汁。

除了烤雞外,還有烤肋排、牛肉、沙丁魚等多種烤物。

另外,他們還提供多種葡萄牙傳統道地菜色,包括燉豬肋排、豬下水等。



(上面左圖)是波爾圖的豬下水雜燴是流傳數百年的傳統內臟料理,將豬牛內臟、香腸、白豆、馬鈴薯與香料一起燉煮,味道濃郁偏鹹,很適合搭配麵包一起吃。

飢腸轆轆的我們,看見什麼都想來一點。

結帳阿姨比手畫腳一再提醒我們買太多了,會吃不完。
我們還是忍不住點了一堆。



果真,那天晚餐後來我們花了三天早上才慢慢地解決掉。



葡萄牙專屬的清爽微甜的綠酒(Vinho Verde)跟烤沙丁魚是絕配。



我們買烤雞時經過葡萄牙蛋撻名店之一--曼蒂蛋塔《Manteigaria》,順便買一盒回去當隔日早餐。


第三日:杜羅河岸(Douro River)→路易斯一世大橋(Dom Luis I bridge)→酒窖《Caves Cálem》品酒



歐洲旅遊的前幾天早上,總是會特別早起。看著窗外波爾圖街頭雨景,邊喝咖啡吃蛋塔,讀著旅遊書。


孩子接續起床,享用早餐。



把餐桌收拾乾淨,開始第三日行程。


雨仍是滴答下個不停.…..

考慮身體仍有日夜時差之故,
不宜室內走跳,避免沉悶欲睡,
決定先悠哉地漫步在杜羅河岸(Douro River)


需要先來一球冰淇淋,雙腳有能量走動的女孩。




風蕭蕭、雲漫漫、雨綿綿,在薄霧如輕紗籠罩下,波爾圖.杜羅河畔更顯滄桑之美。



橫跨杜羅河的路易斯一世大橋(Dom Luis I bridge)



徒步過橋。





兄妹是旅行時彼此最好的陪伴,聊不停、嬉鬧不停。




一路欣賞橋上風光。



杜羅河少了藍天白雲的映襯,依舊美麗。









手機裡也拍了許多全家留念照。



過橋後,我們來到蓋亞新城區

這一區沿岸有許多保存波特酒的知名酒窖,我們選了波爾圖百年酒窖《Caves Cálem》來參加品酒導覽行程。



何謂【波特酒】?

『波特酒葡文為Vinho do Porto,直譯即為「波爾圖的葡萄酒」,此酒正以其集散地波爾圖而得名。在公路交通尚不便利的時代,杜羅河沿岸生產釀造的波特酒,都是以平底駁船(Rabelo Boat )載運至波爾圖,先儲存在河畔的酒窖,接著由海路輸出外國。

波特酒是一種加烈葡萄酒,其作法是在葡萄酒發酵過程添加白蘭地等烈酒,讓酒停止發酵,如此會有較多糖分保留在酒中,酒精含量因而較一班葡萄酒高,口感甜美、醇厚。

另外加入烈酒後的波特酒更耐於保存,在海上長途運送也不會變質。』

-- 其說明取自韓良憶《浮生半日里斯本》一書:



《Caves Cálem》的品酒導覽團提供波特酒釀造過程的詳細解說,並且教會遊客如何辨別波特酒個別差異。



品酒室品酒。


波特酒依釀製時間及過程,區分有Ruby、Rose、White及Tawny這幾種。基本上我們在美國大賣場買到的波特酒都是Tawny。

Tawny酒色偏茶紅,釀酒的時間比較久,通常都是10-20年,釀得越久,酒的口感越濃稠、越甜膩,有些喝起來甜度跟蜂蜜並無二致。



由於在美國就能喝到Tawny,所以我選了Ruby及White來試試。

波特酒因為滋味非常甜蜜順口,單喝也行。

由於這酒加入了烈酒加持,酒精濃度偏高(約20%),
一人雖然只有三小杯,匆匆下肚也容易醉。




一出酒窖,看見杜羅河沿岸停靠著一長排傳統葡萄牙船隻 Rabelo Boat。

Rabelo Boat 是專門運送波特酒酒桶的船隻,從上游酒鄉沿著杜羅河到下游的酒窖,再準備出海運到世界各地。



品酒過後的我跟KJ有些微醺,隨意地在酒莊旁選了一間《Taberninha do Manel》餐廳用餐。



雖然這家餐廳裡外滿滿遊客,但我們很幸運,沒有等太久就被安排入座。



我們品嚐了各種葡萄牙傳統家庭佳餚,烤大章魚、煎鹽漬鱈魚、炸海鮮酥、濕答答三明治。

溼答答三明治(Francesinha)也可稱之為小法國三明治,它是我在研究行程時,引起我好奇的一道料理。

兩片吐司夾滿了火腿、燻肉、豬排、乳酪。外層也鋪滿了乳酪,烤到乳酪融化,再淋上紅紅的肉汁,上面再打上一顆太陽蛋。

三明治從裡到外的食材都是我女兒最愛啊。

行前,我老是跟女兒說:『在葡萄牙,妳除了蛋塔外,一定會愛上溼答答三明治的。』



吃完午餐後,我們繼續散步。經過了一間看起來像是迪士尼樂園才會出現的沙丁魚罐頭夢幻展示館。


原來是一間具有行銷創意吸引遊客前來的一間沙丁魚罐頭店。


裡頭賣的沙丁魚罐頭上標示了不同的年份。遊客可以各自找出自己的出生年罐頭拍照留念。


搭纜車看杜羅河風景。





從纜車窗外看出去的風景又更壯觀、更遼闊了。


磚紅色的屋頂沿著杜羅河岸一路迤邐。




自得其樂的一家人。


夜色降臨前,我們一路又過橋,踩著來時的石板路上坡,繞了好幾個彎巷,返回民宿歇腳。



晚上,懶得冒雨去找美食餐廳。

正巧民宿一樓正是一間生意興隆的小吃餐廳《Casa Guedes Tradicional》。我們經常會在店門口看到店門口擠滿了排隊的客人,想必應該是非常好吃。

擇日不如撞日,不如今晚就來嚐嚐。


試了葡萄牙非常有名的家常菜之一-- 豬扒包。

豬扒包裡疊滿豬肉片及已融化的乳酪片。



怎奈中午吃太飽,美食當前,卻好難全部塞進肚子,只好打包回去當早餐。


逛逛民宿附近的超市。超市鮮榨的自助柳橙汁也太便宜了, 1 公升才2.9歐元。



葡萄牙家庭必囤的食材「鹽漬鱈魚」也稱馬介休(Bacalhau)。據說葡萄牙人只需這一味就能煎、煮、烤、炸、燉做出一道道百變料理。



友人告訴我:「葡萄牙除了蛋塔好吃外,哈密瓜也超好吃!」我們買了一顆切來嚐,好甜、好水、好好吃啊。


第四日:萊羅書店(Livraria Lello)→卡莫教堂(Carmo)→教士堂鐘塔(Clérigos)→波爾圖主教教堂(Sé do Porto)→路易斯一世大橋夜景→聖本篤火車站(São Bento train station)



今天天氣不再陰雨綿綿了,雲層漸漸散去,晨曦明亮。

一家人甦醒後,把渡假時間過的溫吞,早餐是細嚼慢嚥。拖沓之下,一不注意日正當中才出得了門。



出門時,看見久違的湛藍天空,令人雀躍不已。



城市所有的繽紛色彩肆意狂放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古樸可愛的彎巷。



走路約十五分鐘後,到了我們的熱切期盼的萊羅書店《Livraria Lello》

它是全世界最美的書店之一。

Harry Potter作者J·K·羅琳於葡萄牙居住期間,經常光顧此店尋找靈感。



門票五歐,記得網路上預約,就不用跟著遊客大排長龍。


網路上多則貼文提醒遊客「若想拍下書店最美的樣貌,請避免人潮擁擠時段。」「最好九點開門前就到。」


偏偏我們家都是十一點多才出門,只能在人山人海裡逛書店。

照片中便知書店裡擠了多少遊客。


我跟兒女擠在人群裡,KJ在另一頭想幫我們拍照,
完全找不出好時機按下快門。



鏡頭必須避開遊客的角落,才能隱約感覺到書店的美麗。




我們困難重重在萊羅書店裡拍到這兩張珍貴的全家福照片。



孩子們說:「人太多,好難逛,對書店很失望。」

只能說它是間毫無看書氛圍的觀光書店。


我相信少了擁擠的遊客,萊羅書店依舊有種如哈利波特場景般的奇幻魅力。前提是請務必九點開門前就要到。



繼對書店的期待落空後,必須得仰賴美食好好地振奮一下精神嘍。



選了一家葡萄牙創意料理精緻餐廳《Cantina 32》等候帶位。



我答應孩子們「只要給我一個big smile,我就會借你們手機玩stick man十分鐘。」

看! 他們笑的多麼開心。



上桌的這整隻的烤巨無霸章魚,滿足了我們的腹慾。
肉質柔軟、外層焦脆,調味更是美味。





實不相瞞,葡萄牙傳統家常料理我們真的吃不慣,然而
《Cantina 32》餐廳提供的比較像是改良版的創意料理,
較為合我們的胃口。



好愛這家餐廳用石牆、植栽、木頭、麻質布料所創造的朦朧氛圍。


午膳過後,我們去了一家友人大推的冰淇淋店《Santini》。


《Santini》是「不看外表,只求內在」的冰淇淋店。

一般義式冰淇淋Galeto,是將每種色彩鮮艷的冰淇淋放玻璃冰櫃裡呈現給顧客看;而《Santini》冷藏冰淇淋的方式是將每種口味的冰淇淋都密封在單獨的鐵桶內,客人決定口味後,才打開鐵桶挖出冰淇淋給客人。

我覺得《Santini》這樣的冷藏方式是讓冰淇淋維持美味的秘訣,因為每種味道不會因為擠在同一個冰櫃而交融在一起,也不會因為一直開開關關冰櫃,影響冰淇淋的口感。



走在波爾圖的古老窄巷街道無處不充滿著獨特文化及歷史的氛圍。

非常適合漫步遊覽的城市。




跟在孩子後面,拿手機隨手一拍,都能感受到波爾圖的獨特魅力。





兒子在牆上發現一個他好喜歡的圖案,想跟他拍照留念。


途經一間新潮的木塞設計商品的專門店,進來逛逛。

葡萄牙擁有豐富的木材資源,使得木塞產業是該國非常重要的產業之一,每年出口超過十億個木塞,佔全球木塞出口的約60%。他們製作出來的木塞質量優良聞名全球。



除了製作木塞外,他們還會回收木塞製作許多設計化商品。



走著走著...來到18世紀所建造的卡莫教堂(Carmo)

我在書中圖片上看到卡莫教堂的外牆時,覺得極為美麗。那斑駁的藍白圖繪磁磚牆,如同歐洲藍白古董瓷盤般吸引著我。

在過去時代藍白顏色的磁磚在窯燒製程中需要一種昂特殊的材料才得以完成。所以藍白磁磚稀有昂貴,被視為一種奢侈品,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能力使用。

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因此利用大量的藍白磁磚裝飾豪宅宮邸、教堂及修道院來表現當時他們的榮華富貴。


牆上的藍白浮世繪非常精細。



這座牆應當是那時代的高人氣網美牆。


卡莫教堂內部有大量鍍金裝飾,金光閃閃散發著飽滿的洛可可風格。



在波爾圖市中心,我們看見了高聳矗立的教士堂鐘塔(Clérigos)。它是波爾圖象徵性地標。我們除了參觀教士堂內部外,主要是攀登上鐘塔,遠眺波爾圖美麗的市景。


內部禮拜堂是壯觀華麗的巴洛克風格。



兒女每回一進教堂就趕緊找個椅子坐下歇腳,堅拒參觀教堂這種行程。

只剩我跟KJ倆人細細品味教堂美麗的裝飾及氛圍。



全家於Clérigos教士堂內部拍照。



歷年來教士們的照片



參觀教堂後,就要登塔了,共有225個階梯。

加油! 消耗一下午餐的熱量!



爬得越高,風颳得越大,持續地咻咻作響,挺震撼。



塔頂觀景台好窄小啊!加上擁擠的遊客人群,能佇足站立的地方有限。



登塔爬得喘吁吁後,能用360度角俯瞰整座美麗城市,值得。




塔頂觀景台強風陣陣。





從Clérigos教士塔上俯瞰波爾圖美景。


縱使孩子對教堂行程抱怨連連,但接下來我們依然是參觀教堂。

這座是建於12世紀的波爾圖主教教堂(Sé do Porto),也是波爾圖必去教堂之一。

風格屬於11世紀至13世紀中古世紀盛行的羅曼式建築,
有厚重的石牆、半圓形的拱頂、壯碩的大柱子,其外觀都有浮雕裝飾。

由於後來又經過幾世紀的重建與裝修,又融合了哥德式及巴洛克式的風格,是一座可縱觀葡萄牙歷史痕跡的重要教堂。




我們還沒進去教堂參觀前,先被教堂周圍廣場的迷人氛圍給吸引。憑欄眺望,波爾圖正被柔和朦朧的夕陽覆蓋。街頭藝人拿著吉他哼唱著葡萄牙情歌,讓我彷彿掉入了如夢似幻的電影場景。


恰巧看見一對韓國情侶在這裡取景拍照。男孩手裡的紅玫瑰在古老的歐洲建築前更顯嬌豔深情。



微微的金光像細細黃金粉塵撒在波爾圖。



在這廣場上就能拍出許多美麗的風景照。



走進教堂更是驚豔,除了富麗堂皇的禮拜堂外,也有精美的哥德式迴廊,牆壁上裝飾著藍白繪圖瓷磚。








在波爾圖主教教堂(Sé do Porto)也可登高望遠。
登頂的樓梯雖寬,爬起來也是吃力。

為了美景,一鼓作氣爬上去囉!









離開了波爾圖主教教堂,我們又回到花街(Rua das Flores)散步。


夜幕來臨,風雨陣陣。孩子們回到民宿後不想再出門。

KJ問我:「想去路易斯一世大橋上拍杜羅河岸夜景嗎?」

我不畏風雨,一口答應。


一走上橋,霎間風狂雨驟,手上的雨傘險些被風吹走,
我下半身幾乎被雨淋濕,仍是挺身向前走。

趁著雨歇的數分鐘內,拿出手機朝著燈火燦燦的杜羅河猛拍。


萬家燈火隨著蜿蜒的杜羅河流瀉成一道金光。



路易斯一世大橋。



站在橋上的我,感謝自己冒著風雨前來,沒有錯過如此美麗的河邊夜景。


回程時行經號稱世界上最美麗的車站--聖本篤火車站(São Bento train station)


聖本篤火車站的內部設計充滿著葡萄牙傳統藝術風格,藍白磁磚上精美的壁畫展現著波爾圖十九世紀繁榮的市景。


葡萄牙人熱愛甜食,隨處可見糕餅咖啡店,趁著他們打烊前趕緊買些點心回去給孩子吃。


第五日:Café Majestic咖啡店→自助洗衣店→Mercado do Bolhão 傳統市場→聖靈教堂(Chapel of Souls)→最美的麥當勞→《O Paparico》浪漫晚餐


波爾圖號稱有世界四大最美:

最美的書店、最美的車站、最美的麥當勞以及最美的咖啡店。

今日,我們來拜訪最美的咖啡店 《Café Majestic》


為了在最美的咖啡店享受到唯美的《Café Majestic》早餐時光,今日早上九點趁遊客還沒出現便站在咖啡店門口等待進場。


《Café Majestic》是一家1921年開業的百年咖啡館。

它的裝潢極為講究,處處看得到巴洛克風格裝飾元素。


一進門眼睛為之一亮。
咖啡館的粉紅色雕花天花板掛著大大小小華麗的水晶燈。
兩側牆面崁著大片大片的鏡子使室內看起來更加寬闊富麗。


舉凡咖啡店的木桌、木椅、沙發等傢俱,都是由當地工匠手工製作。木頭線板上以及真皮餐椅上都有細緻的雕紋。


溫潤的木材、氣派的大理石、油亮的皮椅都相當精美。



還好這時段沒什麼客人,讓我可以優雅地在這裡享用早餐。


果真裝潢奢華的咖啡店提供早餐的價格也很奢華。

這樣一桌份量不多、吃起來也不算美味的四人早餐就要七十美金。

網路上說這咖啡館是吃氣氛的,所言不假。





由於餐點價格偏高的關係,
很多遊客來都是點一杯咖啡,拍個照片便走人;
而我們一家很捧場,吃了一頓正式的早餐。


波爾圖今日又是雨霧蒼茫,享用完早餐後,
我們決定先去自助洗衣店洗衣服,再隨意四處雨中散步。


離我們民宿最近的自助洗衣店。


協助摺衣服的孩子。


踩著如藝術品的黑白石磚,
來到 Mercado do Bolhão 傳統市場
看看波爾圖庶民的日常;


建於十九世紀初的Mercado do Bolhão 傳統市場,
由於建築物年久失修,市場的設施及環境過於老舊,
,政府於2018年耗資九百萬歐元進行改建計劃。

他們保持了建築歷史外觀,
只針對結構、內部設施和排水系統做更新及修復。

2022年重新開放的Mercado do Bolhão 市場非常現代化且時尚。


其實,很多曾經造訪里斯本的遊客仍是偏愛古老傳統的樣貌,
他們比較喜歡舊市場內那庶民活力生氣以及傳統文化氣息。


不知道是不是天氣不好的關係,市場內的人寥寥可數。


新建的Mercado do Bolhão 市場,攤位設計非常簡潔乾淨。


連醃漬鱈魚攤位都聞不太到那股刺鼻的腥味。


沙丁魚罐頭攤位。


Mercado do Bolhão 市場門口有一間1892年開業的早餐咖啡店《Confeitaria do Bolhão》熱鬧滾滾,我們擠進去探個究竟。


看見玻璃櫃裡有滿滿的糕餅,價格十分實惠,
又引發食慾,好想再坐下來吃一份早餐。


建議可以去《Café Majestic》喝杯咖啡,
再來《Confeitaria do Bolhão》吃早餐。


在細雨中看見了聖靈教堂(Chapel of Souls),是以藍白磚牆聞名的教堂,牆上描繪了基督教的場景和人物,如耶穌受難、聖母瑪利亞、聖女貞德等等。

這座教堂雖然小,但外牆磁磚的藍顏料顏色頗深,圖案線條更細緻,整體看來更加顯著,極具特色。



明日要離開波爾圖了,再度來到杜羅河畔,回望大橋美景。


中午,來號稱世界最美的麥當勞吃午餐。


除了掛了一整排華麗的水晶吊燈外,
我是無法體會還有哪裡美,
應該是用觀光噱頭而成為的熱門景點。


但孩子能吃到麥當勞就很開心,管不了美不美。


下午下起了磅薄大雨,我們只好找了一間室內購物中心逛街、避雨。

傍晚把孩子送回民宿,請孩子先整理行李。

而KJ跟我於知名餐廳《O Paparico》預訂了一頓浪漫晚餐。


《O Paparico》離市區有點距離,我們決定叫Uber前來。

《O Paparico》是一間結合了葡萄牙傳統美食和精緻料理聞名的餐廳。

每一道端上來的菜餚都會使用葡萄牙的傳統食材來發揮美味創意,來吃過的客人皆讚不絕口,

不僅食物好吃外,他們的服務非常高水準,菜單解說酒品推薦流程都相當仔細,可媲美米其林餐廳。


餐廳入口大門上有一把敲門用的小手,敲幾下,就會有服務生前來開門。


餐廳把菜單密封在信封裡,感覺故作神祕。


用拆信刀拆開。


整個套餐約有十多道菜色。
每道菜色都有不同專人出來解說。


他們也會依照菜色搭配各種葡萄牙產地的酒。






每回菜色一入口,我都忍不住睜大雙眼,驚訝地跟KJ分析描述每道菜給我的驚艷感受。有時好吃到找不到任何形容詞時,只好頻頻地說:「嗯......好好吃阿!」一臉沉醉。


今晚,用一場幸福的味覺之旅來完美結束五日波爾圖行程。

隔日一早就要跟波爾圖道別,往南方前進,前往王公貴族最愛避暑的山邊小鎮--辛特拉(Sintra)--住一晚。


第六日:辛特拉(Sintra)→佩納宮(Parque e 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摩爾人城堡 (Castelo dos Mouros

從波爾圖回到里斯本時,途中順道去辛特拉(Sintra)山麓小鎮

原先計畫花半天看看辛特拉兩三個景點就好,但友人卻建議我們:『辛特拉很美,妳會喜歡的,值得你們多待一晚,才能從容地感受一下風光。』

於是我決定多停留辛特拉一晚,探索它。


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在下午兩點抵達辛特拉民宿。

辛特拉坐落於起伏的山巒之中,是15-19世紀時葡萄牙豪門皇室最喜愛的避暑勝地,因此保留了許多宮殿莊園等華麗建築。其風格特色與歐洲其他地方不同,相當獨特。

英國詩人拜倫稱辛特拉是人間的伊甸園;
丹麥作家安徒生說它是葡萄牙最美的地方。



這家位於辛特拉的《FABRICA NATA》分店的蛋塔非常好吃,女兒只要經過就吵著要吃。




將行李放置下榻的溫馨的民宿後,
烏雲依舊低垂,細雨綿綿拂面,
卻未澆熄我們探索這座可愛山城的興緻。

第一個前往的景點是辛特拉最有名的皇宮--佩納宮(Parque e 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


辛特拉山徑小路狹窄迂迴,大多為單行道,很難找到停車位,大多人建議徒步或是搭公車去景點,切勿開車。


由於民宿距離佩納宮走路需要五十分鐘,我們還是決定冒險開車上山,沿途尋找車位。

在山路上確實看到不少人喘吁吁地爬坡健行,深感佩服。


幸運地我們在停車場找到車位,只須十五分步程抵達佩納宮售票處。

沒想到到了售票處,還需得一路拾級而上走十五分鐘,才能進入佩納宮,
走著走著...即使細雨成霜,我們仍是熱到一路脫衣服。


當巍然高踞在山頭的佩納宮躍然出現在眼前時,我們太興奮了,
畢竟走了好長一段陡峭的路才見著它的身影。




藏在迷霧裡的佩納宮依然難掩它那濃厚繽紛的色彩,
鮮黃、緋紅、魅紫在深沉的森林裡抓住遊客的目光,
感覺上像是迪士尼卡通裡才出現的古怪花俏又促咪的皇宮。




十九世紀浪漫時期,葡萄牙國王費迪南德二世一心想建造一座能媲美德國新天鵝堡的宮殿。

本身就是一位水彩藝術家的他,決定一手將原本破敗的修道院改造。

他除了在用色上大膽不羈外,建築造型風格融合了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使得佩納宮成為歐洲浪漫主義的建築代表之一,也是葡萄牙七大奇景之一。


費迪南德二世(King Ferdinand II)半身雕像。


佩納宮內部豪華的宴會廳。


好美的房間,感覺就是可以跟姊妹聊秘密的角落。


國宴等級的大廚房。


兄妹一直玩拍手遊戲,排遣沉悶的皇宮遊覽行程。






遊客慕名蜂擁來到佩納宮,除了參觀十九世紀奢華浪漫的內部裝飾外,最主要的重點是可以從宮殿的戶外平台眺望辛特拉山城的旖旎風光。


怎奈何烏雲密佈,眼前只有迷霧繚繞,什麼都看不見,有些令人失望。


縱使天公不作美,我們一家還是於佩納宮拍了好多照片。


趁夜幕未落,我們又步行了十五分鐘來到了摩爾人城堡 (Castelo dos Mouros)


摩爾人城堡是十世紀時征服伊比利半島的摩爾人所興建的城堡。



此城堡位於辛特拉的制高點,有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有人稱它為"小萬里長城"。



在堡壘的高處有絕佳的視野風景。


我們一家倚著城牆,遙望蒼茫山林,說說笑笑。



漸漸華燈初上,森林裡的白屋紅瓦的豪宅宮殿躍然出現眼前。



日暮西山,風颼颼吹來,雲撥霧散,
皎潔月光映照著摩爾人城堡的斷垣殘壁,
雖然歷經千年風霜,遠看時其雄偉姿態仍震攝人心。

最終我們不虛此行,飽覽到迤邐遼闊的辛特拉風光,難以忘懷。


夜晚,民宿老闆娘大力推薦:「我們隔壁家庭餐館《TULHAS》的料理非常好吃。你們可以去吃看看。」

像這種當地人推薦的餐廳,我們一定會捧場。



《TULHAS》裝潢給遊客一種溫馨舒適像家的感覺。


世足賽開賽,餐廳老闆跟KJ站在電視前討論賽事。


飢餓的我們速速點了幾樣葡萄牙的家常菜,
沒想到道道菜色風味皆讓味蕾驚艷。


第七日:辛特拉宮(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 → 雷加萊拉宮莊園( Quinta da Regaleira)  → 羅卡角(Cabo da Roca )


民宿老闆娘是二十年前因為戀愛從美國加州來到這座小鎮,然後買下這間老房子裝修成民宿,並長期用心經營。在細微之處都能看到她貼心的服務,比方每天一大早她會親自為住客提供豐盛的自助早餐。


吃完早餐,趕緊出門探索這座美麗的山麓小鎮。

兩天一夜要遊完辛特拉小鎮其實有點匆促,原本想直接捨棄《辛特拉宮》這景點,怎知它適巧在民宿巷口,走路三分鐘便到,不順道探訪,說不過去。另加上早上天氣不好,雨仍滴滴答答下不停,進宮避雨也算良策。


《辛特拉宮》前方廣場。

辛特拉宮(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

建於 11 世紀的摩爾式宮殿,是葡萄牙十五世紀後歷代國王的避暑夏宮。


《辛特拉宮》模型。


從外觀看來宮殿樸實無華,但內部大廳每間都鋪展著葡萄牙輝煌海權的華麗氣勢。


尤以招待王公貴族的大廳及國宴級餐廳裝飾考究,象徵貴氣的藍白磁磚畫、一盞盞巨型浮華吊燈、天花板頂棚上精細富麗的雕刻壁畫,盡是彰顯出當時海權霸主的尊榮財富。


辛特拉宮裡也展示著皇家起居的寢室、庭院及書房等,有著知名磁磚、畫像等收藏,可感受葡萄牙昔日皇室生活日常。


過去曾住在宮殿裡的王公貴族們。


處處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藍白釉磚。


孩子們最愛的紀念品店。


所幸我們沒有刪掉辛特拉宮遊覽行程,因為這宮殿展出許多貴族曾所使用珍貴罕見的生活日常用品,幫助我們又更深一層地瞭解葡萄牙的歷史及文化。 


我在高評價餐廳裡挑選出來的午餐餐廳《TASCANTIGA》。

中午時段,座無虛席。




很喜歡這家餐廳活潑明亮的室內用餐氛圍,每道料理皆色香味俱全。

接著,徒步約十幾分鐘到下個景點。



辛特拉宮對面有間老字號的烘培糕餅店《Casa Piriquita》。

我們買了當地特產招牌甜點『酥皮枕頭』(Travesseiro),吃起來像是灑滿糖霜的熱千層酥捲。


孩子對糕點沒興趣,只想買收銀檯旁邊的棒棒糖。



深入老街舊巷中,可以見到許多古雅可愛的小店舖、餐廳及小旅館,旅客川流不息,生氣勃勃。


小鎮的古樸風情完全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


賣櫻桃酒(Ginja)的小窗口。


櫻桃酒(Ginjinha)是葡萄牙十九世紀出流傳下來的一種平民養身飲品,滋味甜蜜,有助於消化、放鬆身心,又含豐富的維生素及抗氧化自由基可提高身體免疫力。直到現今仍經常會在街上看到小攤販專賣自家釀的櫻桃酒。

櫻桃酒通常都是一杯一歐,飲用的方式也很特別,他們會將酒倒入用巧克力製成的小杯子裡,然後將其一口放入嘴裡,巧克力濃郁苦味能中和櫻桃酒的甜度,相得益彰。


 雷加萊拉宮莊園( Quinta da Regaleira) 


20世紀初波爾圖有位富商名叫雷加萊拉男爵,他性情相當古怪,一直想要蓋一座古怪神秘又富有天馬行空創意的莊園。於是繼承龐大遺產後的他,聘請了一位義大利設計師,共同在辛特拉山城上建造這座詭譎的避暑莊園,並以他的名字取名,成了現今辛特拉首屈一指的觀光景點。


我們前往莊園的路上,斜風細雨、寒煙流盪,眼前赫然出現一座看來有點滄桑陰森的灰色古堡,加倍烘托出這莊園的神祕感。


讓我不得聯想起電影裡那座吸血鬼尼古拉伯爵的城堡,還有英國小說家艾蜜莉布朗特筆下的《咆哮山莊》,背景都是籠罩在陰雲密布、風狂雨驟、陰森恐怖的氣氛中。


雷加萊拉宮莊園真的很奇妙,一進大門不久,處處都是巨石打造的塔井洞口,時時招喚著遊客進入一窺究竟。


我們一家拿著iPhone手電筒,帶著好奇心穿過無數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窄小通道,踩著螺旋石階上上下下鑽來彎去,每座通道都不知通往何處?接著,出口又是另一條樹蔭遮天、青苔遍地的秘徑。



我們整個下午在那裏繞來繞去,根本像鬼打牆一樣。


『這莊園主人一定從小很愛玩捉迷藏才會立志長大要蓋一座像迷宮的花園,每天都可以躲起來玩躲貓貓。』我跟孩子苦中作樂笑說。

事實上是雷加萊拉男爵不是愛玩躲貓貓;
而是本身熱愛塔羅牌、各種密教及煉金術的他,
將這些興趣都放在莊園的塔井隧道中。

在他莊園所到之處皆充滿詭異的神秘主義和象徵意義,
有些毛骨悚然。



莊園裡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秘密通道叫『啟動井』(The Initiation Well),又稱為『反過來的塔』。


啟動井深至二十七公尺,井口採自然光,從螺旋階梯越往下走,越陰森黑暗。

據說這井曾經用來當作神秘宗教的入會儀式的聚會場所,充滿著共濟會、秘教的象徵符號。


有部電影《羊男的迷宮》便是以這座深井發想出創意故事背景:
在黑暗中,可以見到光芒;
在痛苦中,或許藏著美麗;
在死亡中,也能生機處處。


在黑暗中看見光亮,象徵著希望。


通過陰涼濕氣很重的隧道後,又隨著洞口光線指引,走出黑暗。

離開辛特拉小鎮後,我們沿著海岸線開車前往歐洲大陸的最西端-- 羅卡角(Cabo da Roca )。




前往羅卡角的路上,我們來到這間遊客必朝聖的烘培店糕餅點《Casa do Preto》購買當地特產--起司蛋糕球(Quijada) 及酥皮枕頭(Travesseiros pastries )。


在夕陽即將落入地平線前,我們抵達了歐陸最西端--羅卡角(Cabo da Roca )


海角的山崖上立著一座十字架紀念碑,碑上寫著葡萄牙最偉大的詩人Luís de Camões
賈梅士(也譯為卡蒙斯)的詩句:

「Aqui onde a terra se acaba e o mar começa.」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羅卡角正是歐洲人所謂的海角天涯。

中古世紀哥倫布還沒有發現新大陸時,人們相信地球是平的,稱西端的羅卡角就是「世界的盡頭」,若是繼續向前航行船隻就會掉下大西洋的深淵裡。


那時的歐洲人望著這一片汪洋大海時,應當如同和我們現在看著星空是同樣的感受吧!


來到葡萄牙,不得不站在這裡,感受一下古代傳說中的天涯海角。


在夜幕深濃前,我們得繼續趕路駛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Lisbon)了。


請尊重作家的文章版權,如果要轉載者,請註明出處,切勿抄襲盜用。


歡迎加入Von Von At Home FB粉絲團。


SHA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SLIDER

© Von Von 居家生活微物瑣事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pipdig